智能化
值得一提的是,目前新型生物製劑擁有特殊分子結構,施打後可以迅速到達體內發炎部位,有效緩解發炎狀況。
但究竟在上山以前該做哪些準備呢?以下就讓我們來聊聊踏入山林前,該如何準備。文:山女孩MelissaxMao(冒險生活∕登山旅遊部落客,熱愛分享戶外生活日常,以活潑生動的筆觸撰寫山旅記錄與登山知識,致力於分享台灣之美) 台灣是全世界山岳密度最高的島嶼,不僅地形豐富多元又四面環海,令許多外國朋友稱羨。
由於中級山的山林恢復速度快,只要一陣子無人行走,植物生長後會掩蓋原本的路線,加上野生動物出沒,也曾發生多起登山客錯把獸徑誤認為登山路徑的事件。在都市平地中,我們習慣以導航軟體指路,前往想去的地方。郊山:海拔1000 公尺以下的山林,郊山為人們活動最活躍的區間。高山:海拔3000 公尺以上的山岳。上山前先預載登山路線的離線地圖至手機中,下載GPX軌跡檔作為導航使用,再將地圖載入手機後就能夠參照路線行進,可以大大降低迷途的風險,提高登山安全性。
台灣山林的分級與難易程度 台灣的山林可分為郊山、中級山、高山三大類。有些人雖然對於挑戰百岳戰戰兢兢、小心翼翼,但若是把條件換成一般的郊山或中級山,反而會因為海拔不高而掉以輕心。1980年代,他曾兩度廢止緬甸貨幣,以驅除他覺得會召來厄運的數字組合,一舉讓數百萬人原已微薄的存款歸零。
隨著事態逐漸明朗,各族不可能獲得自決權,族群叛亂在邊境日益加劇,軍方則採以暴制暴。雖然緬甸沒有真正的外敵,軍隊卻成長為國家資源最雄厚的機構,將主力放在鎮壓叛變,並發動一場長達數十年的鬥爭,顛覆少數族群的地位,壓制文化認同的指標,包括他們的語言、實踐宗教信仰或慶祝民族節日的自由。延伸閱讀: 讓緬甸人告訴你,緬甸人為什麼憎恨羅興亞人 《緬甸的未竟之路》:當一百年前現代緬甸政治誕生以來,種族和身分認同一直是緬甸政治的核心 羅興亞人和累世的糾葛(上):當殖民時期的被壓迫者變成壓迫者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《羅興亞人:不被承認的民族,緬甸國族建構最危險的敵人》,馬可孛羅出版 作者:法蘭西斯‧韋德(Francis Wade) momo網路書店 Pubu電子書城結帳時輸入TNL83,可享全站83折優惠(成人商品、實體商品、限定商品不包含在內,不得與其他優惠併用)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,《關鍵評論網》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。「我有35個堂表兄弟姊妹住在那裡。
過去一千年,孟王國(Mon kingdom)多次涵蓋緬甸南部的廣大領土,甚至伸進泰國。孟人享譽盛名的時間相當久,但隨著緬人版圖擴張,孟人逐漸萎縮成少數民族─人數和影響力皆是如此。
Photo Credit:AP/ 達志影像 1998年9月18日檔案照,警方加入了在緬甸街頭反政府的示威者,部分軍人也加入支持民主行動的行列,然而當時軍方已宣布掌權。那時是1988年,也是緬甸發生全國性暴動那年雖然緬甸沒有真正的外敵,軍隊卻成長為國家資源最雄厚的機構,將主力放在鎮壓叛變,並發動一場長達數十年的鬥爭,顛覆少數族群的地位,壓制文化認同的指標,包括他們的語言、實踐宗教信仰或慶祝民族節日的自由。1980年代,他曾兩度廢止緬甸貨幣,以驅除他覺得會召來厄運的數字組合,一舉讓數百萬人原已微薄的存款歸零。
彬龍會議源自1947年簽署的《彬龍協議》,內容為緬甸各少數民族地區享有民主國家的各項公民權利與特權。前一年底,由昔日親信組成、在他下台後掌權的新政權聽到風聲,他參與女婿和外孫策劃的陰謀,意圖推翻當時的軍政府領袖丹瑞(Than Shwe),讓自己的家族重返執政。「我有35個堂表兄弟姊妹住在那裡。10歲時,她被爸媽帶到當地移民機構申請國民登記證(National Registration Card)。
阿奴律陀王會在11世紀皈依,是受到孟人僧侶善阿羅漢(Shin Arahan)的影響,為日後佛教的鼎盛奠定了基礎。餐廳不遠處便是奈溫度過人生最後時光的宅邸。
Photo Credit:AP/ 達志影像 1998年9月18日檔案照,警方加入了在緬甸街頭反政府的示威者,部分軍人也加入支持民主行動的行列,然而當時軍方已宣布掌權。那所學校的學生主要是仰光北部的緬人孩童,而她覺得很難融入。
拉拉(Hla Hla)4歲時從東南部孟邦(Mon State)的小村落搬到仰光。當時的首都,不是個適合新生活的環境。「如果你去某個地方旅行,警察會問你在哪裡登記,是哪一族,而那會變成問題。暴動最後雖被軍方鎮壓,但之後奈溫仍辭職下台。「我暑假會回村裡,我好愛那裡。也或許他們擔心他的死會刺激百姓產生某種反應。
對軍方來說,那幾乎等於持證者會不會效忠國家的指標,因此國民登記證會立刻陷非緬人於不利。隨著事態逐漸明朗,各族不可能獲得自決權,族群叛亂在邊境日益加劇,軍方則採以暴制暴。
孟人自由聯盟(Mon Freedom League)在獨立前一年成立,並在英國人離開後不久發動叛變。他發表一場演說,在言語間對抗議學生提出臭名昭著的警告─「如果軍隊開槍……目的是要擊中人」─結果一連串短命的繼任者上上下下,最後是一場9月政變,揭開恢復治安和秩序委員會的序幕。
在軍方執政後,所有孟人─一如全國各地的少數族群─都被視為建國大計的潛在破壞者。這張小卡片是所有公民都必須持有的─是你屬於緬甸人的證件。
我的孟人口音很重,老是被嘲笑。他從2002年3月開始─在辭職下台的12年後─被軟禁,直到同年去世。9個月後,奈溫孤獨地在那裡死去,而那個與外界完全隔離的家園,恰恰反映了他迫使緬甸承受的孤立。它接觸到斯里蘭卡的上座部佛教,為佛教提供一條進入緬甸的傳播路線。
她的母親明白族群已成為一個人命運的首要決定性因素,在「自由」是緬甸的珍貴資產、一有機會就被奪走時,這會決定一個人能否被授予自由。「當申請身分證的時候到來,我媽不確定該怎麼做。
那裡很偏僻,又因蜿蜒穿過邊界的道路缺乏維護而顯得更荒僻。文:法蘭西斯‧韋德(Francis Wade) 一天晚上在仰光,我和一個朋友在茵雅湖(Inya Lake)的北緣吃飯。
他滿懷被害妄想的迷信,唯恐被奪權,使他成為難以捉摸的統治者,動輒做出不理性、近乎瘋狂的決定。「他們全都取笑我不是緬人。
那時是1988年,也是緬甸發生全國性暴動那年。拉拉是和父母親一起來到仰光的,而她大家庭裡的親戚─叔叔、姑姑、堂表兄弟姊妹等等─仍留在孟邦首府毛淡棉(Mawlamyine)南方的村落裡。但這些承諾逐漸被收回,先是獨立後的吳努(U Nu)平民政府,再來是1962年奈溫建立的獨裁政權。孟人享譽盛名的時間相當久,但隨著緬人版圖擴張,孟人逐漸萎縮成少數民族─人數和影響力皆是如此。
除了在國營報紙《緬甸新光》(New Light of Myanmar)有一小篇訃聞,媒體大抵沒發布他的死訊。但在仰光,我覺得孤單。
或許新將領集團認為無人聞問的屈辱,是對其謀反最恰當的懲罰。就像宗教,那會註記在身分證上。
緬甸於1948年獨立前不久,數個住在邊境地區的族群獲得自由脫離緬甸的保證,其他族群則大多給予自決權,或者擁有等同於緬人的權利。Photo Credit: AP / 達志影像 緬甸前軍方總司令丹瑞(Than Shwe)。
评论列表